程丽霞教授:英汉位移构式演化的历时比较研究
日常生活中的位移动作总是伴随着其他动作或前、或后、或同时发生,例如英语中的come and sit、go and get分别为两个并列的动词,表示两个动作前后发生,并用连词and连接。然而,语料中也有come sit、go get这样的用法,这种用法在英语日常会话尤其是当代美国英语中很常见。那么,这两种构式之间有何差别?前者的come/go和后者的come/go在语义属性、句法功能上是否相同?
汉语也有类似的构式,例如“我来替你打”“我和谁去说”中的“来”和“去”,是作为核心动词表示单纯的位移,还是作为时体助词表示将要、将来?“来”和“去”是否已经失去了原本的位移义?省略“来”和“去”对原句的意义表达是否有影响?“来”和“去”跟come、go在语义内涵和句法属性上是否一样?另外,“来”和“去”还有“算账来了”和“上班去了”这样的用法,这里的“来”和“去”是否已经失去了其动词属性?
如果“来参观”“去健身”“来吃饭”“去看电影”中的“来”和“去”,以及come sit、go get中的come、go有标记时体的功能,那么其他位移动词,如“走”、“进”、enter、run等,在与动词短语搭配出现时,是否也能标记时体?除了“来”和“去”,汉语中还有“跑进来”“跑进弄堂来”“跑出去”“跑出房间去”这样的用法,这里的“来”和“去”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又具有怎样的语义和句法属性?类似的还有“X起来”,这里的X可以是位移动词“飞”,即“飞起来”,也可以是其他动词如“夹”“捆”,即“夹起来”“捆起来”,甚至是形容词“热闹”,即“热闹起来”,那么这四个“起来”有何不同?英汉语言对相同的位移要素进行编码时,编码的方式是否相同?
以上问题便是本书所做研究的缘起。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一一解决上述问题的研究成果。共时层面的词汇化研究不能做到追本溯源,有关位移表达方式的进一步研究可以考虑从历时维度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也可以考虑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位移表达方式做深入细致的历时比较与对比,挖掘其深层次的共性与差异。目前已有的历时研究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个案研究,聚焦于一个位移动词、位移介词或一个双音词、四字词,并对其进行历时追溯,这样做的好处是细致入微,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同类现象的整体性和概括性研究。
全书共10章。第1章为绪论,从术语界定、研究缘起、研究方法、章节概览四方面介绍本书所做研究的概况。第2章为文献综述,归纳和整理国内外关于位移事件与位移编码的相关研究,分别从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位移事件研究、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位移编码研究、历史语言学视域下的位移编码研究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以往研究的贡献,阐述本书所做研究的必要性。
第3章介绍理论框架,阐释语言演变的动因和机制,其中包括交际需求与省力原则、重新分析与类推效应、隐喻与转喻、频率与显现、创新与传播;介绍语义演变分析模型,即从语用化到语义化再到多义现象的产生;阐释功能演变研究的语法化、词汇化、习语化三种分析模式;介绍基于构式语法、语法化、词汇化学说的构式化理论,即从整体上描写和概括语言演变的分析模式。
第4章和第5章为平行章节,分别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直指位移构式进行描写和分析,主要从共时、历时两个层面进行梳理和归类。共时层面的描写基于现当代英语语料和现当代汉语语料,关注位移构式在语用、语义、句法等方面呈现的属性和特点;历时层面从词语的本源入手,参考基于历史原则编写的OED、《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借助于英语历史语料库和汉语历史语料库,归纳和分析每一构式的语用、语义、句法属性及其历时变化。
第6章、第7章、第8章为平行章节,分别从语法化、词汇化、习语化三个方面描写和分析英汉位移构式的历时演变。第6章关注位移构式历时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现象,主要包括[COME/GO VP]构式中come/go的助动化倾向、[VP来/去]构式中的体貌助词“来/去”的语法化、[GO to VP]构式中be going to的助动化、[来/去VP]构式中标记将来的“来/去”的功能扩展。
第7章关注位移构式历时演变过程中的词汇化现象,主要包括[N来]构式的词汇化,以及类推作用下更多[X来]构式的显现;[V来/去]构式中V分别为位移动词、致使位移动词、感想类动词时所呈现的词汇化;[来/去N]构式中N分别为处所名词、时间名词时所呈现的词汇化。
第8章关注位移构式历时演变过程中的习语化现象,主要包括英语中的[COMENP]构式、[COME ADJ]构式、[COME X COME Y]构式、[GO NP]构式、[GO ADJ]构式、[GO to NP-institute]构式、[COME and GO]构式,以及汉语中的[XX说来]构式、[XX来说]构式、[说来XX]构式、[越来越X]构式、[V来V去]构式的习语化。
第9章分析英汉两种语言在位移构式演化过程中显现出的演变规律和个体差异,从语义演变和功能演变两大部分进行论述,每一部分都包括两种语言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共性和个体差异,并从认知投射、隐喻化、构式演变的动因和机制等角度分析和探讨这些共性和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参考学界对其他语言相关现象的考察和研究成果,比较英汉语言与其他语言在位移构式演变方面的共性和差异。
第10章为结束语,概括本书的主要内容,总结研究发现和主要观点,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本文摘自程丽霞教授著:《英汉位移构式演化的历时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出版
向上滑动阅览
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术语界定 1
1.2 研究缘起 5
1.3 研究方法 7
1.4 章节概览 8
第2章 位移事件与位移编码的相关研究 10
2.1 引言 10
2.2 认知语言学视域下的位移事件研究 10
2.3 语言类型学视域下的位移编码研究 13
2.4 历史语言学视域下的位移编码研究 22
2.5 小结 26
第3章 语用与认知驱动下的构式演化 28
3.1 引言 28
3.2 语言演变的动因与机制 28
3.3 语用化、语义化、多义现象 34
3.4 语法化、词汇化、习语化 39
3.5 构式性演化与构式化 42
3.6 小结 45
第4章 英语直指位移构式的历时演化 46
4.1 引言 46
4.2 [COME+]构式的共时考察 47
4.3 [COME+]构式的历时考察 52
4.4 [GO+]构式的共时考察 65
4.5 [GO+]构式的历时考察 70
4.6 小结 82
第5章 汉语直指位移构式的历时演化 84
5.1 引言 84
5.2 [来+]构式的共时考察 84
5.3 [来+]构式的历时考察 91
5.4 [去+]构式的共时考察 101
5.5 [去+]构式的历时考察 105
5.6 小结 112
第6章 位移构式演变过程中的语法化现象 114
6.1 引言 114
6.2 准助动词come/go 114
6.3 体貌助词“来”/“去” 127
6.4 从表示目的到标记将来 136
6.5 小结 143
第7章 位移构式演变过程中的词汇化现象 144
7.1 引言 144
7.2 位移构式[NP来]的词汇化 144
7.3 位移构式[VP来/去]的词汇化 154
7.4 位移构式[来/去NP]的词汇化 164
7.5 小结 169
第8章 位移构式演变过程中的习语化现象 171
8.1 引言 171
8.2 [COME+]构式的习语化 171
8.3 [GO+]构式的习语化 173
8.4 [XX说来]、[XX来说]、[说来XX]的习语化 178
8.5 [越来越X]、[V来V去]的习语化 192
8.6 小结 198
第9章 位移构式的演变规律与个体差异 199
9.1 引言 199
9.2 位移构式语义演变的跨语言共性 199
9.3 位移构式语义演变的个体差异 207
9.4 位移构式功能演变的跨语言共性 211
9.5 位移构式功能演变的个体差异 217
9.6 小结 228
第10章 结束语 229
参考文献 232
程丽霞: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历史语言学、语言演变,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项、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项,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长按二维码
即刻购买本书
科学出版社